茶文化

茶叶知识M6米乐 - 豆丁网

发布时间:2022-09-19 07:14:43    浏览:

[返回]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茶叶知识、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红茶: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乌龙茶: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白茶: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将上述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中国茶叶则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基本茶类:绿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再加工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等。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从世界上来看,在以上类茶中,以红茶的数量最大,其次是绿茶,最少的是白茶。国外饮茶大观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居民酷爱喝浓茶,茶叶又苦又涩,他们却觉得津津有味。该国红茶畅销世界各地,在首都科伦坡有经销茶叶的大商行,设有试茶部,由专家凭舌试味,再核等级和价格。英国:英国各阶层人士都喜爱饮料。茶,几乎可称为英国的民族饮料。他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加少许冷牛奶。泰国:泰国人喜爱在茶水里加冰,一下子就冷却了,甚至冰冻了,这就是冰茶。在泰国,当地茶客不饮热茶,要饮热茶的通常是外来的客人。蒙古:蒙古人喜爱吃砖茶。他们把砖茶放在木臼中捣成粉末,加水放在锅中煮开,然后加上一些,还加牛奶和羊奶。新西兰:新西兰人把喝茶作为人生最大的享受之一。许多机关、学校、厂矿等还特别订出饮茶时间。各乡镇茶叶店和茶馆比比皆是。马里:马里人喜爱饭后喝茶。他们把茶叶和水放入茶壶里,然后炖在泥炉上煮开。茶煮沸后加上糖,每人斟一杯。他们的煮茶方法不同一般:每天起床,就以锡罐烧水,投入茶叶;任其煎煮,直到同时煮的腌肉烧熟,再同时吃肉喝茶。加拿大: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较特别,先将陶壶烫热,放一茶匙茶叶,然后以沸水注于其上,浸七、八分钟,再将茶叶倾入另一热壶供饮。通常加入乳酪与糖。俄罗斯:俄罗斯人泡茶,每杯常加柠檬一片,也有用果浆代柠檬的。在冬季则有时加入甜酒,预防感冒。埃及:埃及的甜茶。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许多白糖,只喝二三杯这种甜茶,嘴里就会感到粘糊糊的,连饭也不想吃了。北非:北非的薄荷茶。北非人喝茶,喜欢在绿茶花里几片新鲜薄荷叶和一些冰糖,饮时清凉可口。有客来访,客人得将主人向他敬的三杯茶喝完,才算有礼貌。南美:南美的马黛茶。南美许多国家,人们用当地的马黛树的叶子制成茶,既提神又助化。他们是用吸管从茶杯中慢慢着品味着。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唐代茶文化的形成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M6米乐,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 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 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 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 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 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 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 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 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 “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 的一系列变化。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 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 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 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 茶诗不计其数。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 年产的7500 四吨发展到1998 年的60 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华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 1993 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在抗州成立, 1991 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西湖 乡正式开放。1998 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 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届,吸引了日、韩、美、斯及 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举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山的 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 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茶叶作为世界性的饮料,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近年来茶叶消费量都在不断增加。这是与茶叶本身的功能有关的,据 科学家的研究和饮茶者的长期实践证明,茶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糖 类、矿物质五大营养素,其中茶多酚、茶素、茶色素等又是都具有多种药理效应, 所以茶是一种多维低糖和多功能的价谦物美的保健饮料。 茶叶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1、医药上的功能 茶叶被发现就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这个传说是众所周知的,从而证明茶有解毒的功能 《神农本草》 “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东汉神医华佗在《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益意思”。《本草纲目》中更系统地总结了茶的药 理作用,书中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 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上升散,又兼解酒之功能也。” 另外茶叶能降低血压防治动脉粥样化。据前苏联资料报导,曾对 80 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结果有32 名患者在用茶叶进行治疗后五天内动脉搏血压 恢复正常,血液中胆固醇下降,茶叶的这种功能早已被古人发现《本草拾遗》中 就有“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这也是茶叶的减肥作用。 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治疗痢有奇效。据研究,茶多酚对大肠菌葡萄球菌肺 炎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把霍乱菌放在浓茶汤里浸六分钟以上,多数细菌就 失去活动能力。茶叶还有明目功能。在古医书和单方中记载很多。民间偏方中就 有用茶水洗眼,医治暴发火眼等。 2、茶的保健作用 茶的保健作用也是很早就被动人们发现的。古代文献《本草》《药书》和《茶 谱》等著作中都谈茶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去痰、明目、益思、除烦、去 腻、少卧轻身、消炎解毒等功效。 3、茶是精神调节器解剂 我国唐朝以来文风大盛,许多文人雅士都以尚茶为荣,诸如白居易、李白、 杜甫、苏东坡、陆游、颜真卿、范仲淹、唐伯虎等都是文坛名流,也是品茶高手M6米乐。 他们通过品茶感受饮茶的情趣,陶冶性情,以茶为内容吟诗作作赋,留下了不少 名词不达意佳句。 人们运用审美力对茶之美进行了欣赏、品评、联想,进入美的境地界中去,从 而诱发灵感,文思如潮湿。正如酒壮英雄胆一样,茶引学士文之谓也。茶文化是 中华民族高洁,清雅风格的体现是,艺术生活的结晶。 茶叶的审评 一、红、绿茶的品质审评 红绿茶的审评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外形:茶叶的外形包括色泽在内,为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审评处形,即 检验茶叶外形松紧、整碎、粗细、轻重、均匀程度及片、梗含量与色泽。 嫩度:茶叶的老嫩与品质有密切关系。凡茶身紧结重实,完整饱满、芽头多、 有苗锋的,均表示茶叶嫩、品质好;反之,枯散、碎断轻飘、粗大者为老茶制成, 品质次。 净度:即正茶内含有梗、片末、朴及其它杂质的程度。 匀度:是指茶叶是否整齐一致,长短粗细相差甚少者为佳。 色泽:凡色泽调和、光滑明亮,油润鲜艳的,通常称为原料细嫩,或做工精良 的产品,品质优,反之则次。 二、香气:北方通称“茶香”。茶叶经开水冲泡五分钟后,倾出茶汁于审评碗 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佳。而烟、 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三、滋味: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 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 含量不足。 四、水色:也称“汤色”。审评水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 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 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五、叶底:审评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 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 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 茶叶的贮藏 茶叶贮藏的目的,是要保持茶叶固有的色香味形。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设法充 分保持干燥,尽量减少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避免与带有异味的物品物接触, 还要使茶叶不受挤压和撞击,以保持其原形、本色、真味。 家居饮用的茶叶可放在双层盖的铁皮罐中保存,置于干燥的地方,不使与异味 的的物品相混杂。 如需长期保存的茶叶,可采取热水瓶贮藏法,即将茶叶装入热水瓶内,用白蜡 封口,并裹以胶布。也可以装入有双层盖的铁罐中,尽量装足,不留空隙。装好 后盖好双层盖,盖口缝要用胶布封紧。铁皮罐外套上两层塑料袋,封好袋口,放 入冰箱的冷冻室。这样可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茶叶的品质。 茶叶菜肴 中国菜肴世界闻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又一宝贵财富。 《吕氏春秋》中《素问。脏器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 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药食同源,药补与食补 的相互关系。 茶叶富有色香味形四大特点,能饮用,能调和滋味,增加色彩,又具有药理成 分,所以茶叶菜肴一般都具有双重功效,既可增进食欲、解除饥饿,又能防治某 些疾病和增强人体健康。 人们习惯把当茶饮用的都称为“茶”。市场上非茶之茶甚多,均不属于茶叶的范畴,但它却以保健茶或药用茶的形态出现。 例如罗布麻茶、 人参茶、 杜仲 与真正的CamelliaSinensis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种属,可 以说没有一点亲缘关系。它们虽不是茶,但又不能称为假茶,其真正的含义是把 这些植物叶或茎叶加工成干样后当茶泡饮。因此,这些非茶制品在广义上便成了 茶家族中的“成员”。 它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保健作用的,故称为“保健茶”,也叫药茶, 是以某些植物茎叶或花作主体,再与少量的茶叶或其他食物作调料配制而成,例 如绞股兰茶;另一类是当零食的消闲用的“点心茶”,例如青豆茶、锅巴茶等。 现对这些似茶非茶的制作方法与饮用,作一简要的介绍。 茶具介绍 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有实用价值,又富艺术之美。所以,驰 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在中国饮茶的发展史上,无论是饮茶习俗, 还是茶类加工,都经历了许多变化。作为饮茶用的专用工具,必然也有一个发展 和变化的过程。 主要的茶具种类如下: 1、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紫砂壶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 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 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 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 还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 外形有似竹结、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 2、瓷器茶具 1)白瓷茶具: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 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闻名于世,并远销国外。 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宋朝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 达到了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 3)黑瓷茶具: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根据经验认为建安所产的黑瓷 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宋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 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 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 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 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4、玻璃茶具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 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 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 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 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 比陶瓷烫手。 5、金属茶具 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 越性。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 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唐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 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单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6、竹木茶具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价廉物美,经 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采用。至于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 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 实用价值。 中国历史上还有用玉石、水晶、玛瑙等材料制作的茶具,但总的来说,在茶具 史上仅居很次要的地位。因为这些器具制作困难,价格高昂,并无多大实用价值, 主要作为摆设,用来显示主人富有而已。 茶艺 近代饮茶方式主要有三: 一是盖碗式,乃近代饮茶最主要的方式,上至朝廷、宫府,下至民间,都以盖 碗饮茶,清朝康熙年间画家冷枚的赏月图,最足以代表这种茗饮方式。 二是茶娘式,自古以来民间最主要的饮茶方式,即以大茶壶冲泡分饮,乾隆年 间画家丁观鹏所绘的“太平春市图”最能表示此种饮茶方式。 第三种饮茶法则是功夫茶法,主要流行于闽南广东地区。这种饮茶法是从唐代 陆羽茶经中演变而来,饮茶时先将泉水贮藏于茶壶之中,放置烘炉上面煮水,等 到水初沸,把武夷岩茶投入宜兴壶之中,用水冲之,盖好盖子,再用热水浇壶身, 然后倒出来品饮。这种饮茶法的特色就是以水淋壶身,目的在于发挥茶性,到了 后来更使用温润泡,内外双重引发。 功夫茶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广东的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潮汕功夫 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茶道形式。 功夫茶器具精致,泡工独特,饮用程式亦相当讲究。这不但是他们工余饭后的 一种消遣,享受,也是他们交际往来的一种工具,更是迎宾敬客的重要手段。功 夫茶的茶具小巧玲珑,非常考究。一套茶具,一般为一壶三杯,也有两杯和四杯 的。泡茶用的水,以泉水、井水为最佳。泡制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 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 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泡制时先将水烧开后冲茶。 冲时要掌握以下几个要领, “括沫”、“淋盖”、“烧杯热罐”、“澄清”等。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标准的功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 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潮汕 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亲自操作。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多 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之后盖沫。第一冲杯,以初沏之 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洗过茶后,再冲入 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开,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 斟茶时,四个茶杯并围一起,以冲罐巡回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 满。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 之中。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 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最后,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第奉于客前, 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沏茶工序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 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 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饮茶与健康 茶,是中国古老的饮料。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茶叶中的营养成分。药效成分 不断被发现,并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证实其保健功能。近年来。各国的研究 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即饮茶确实有益人体健康。 我国古代医药界对茶叶的医疗效用有广泛的叙述,可归纳为20 1、令人少睡;2、安神除烦;3、明目;4、下气;5、消食;6、醒酒;7、去腻减肥;8、消热解毒;9、止渴生津;10、去痰;11、治痢;12、疗瘘;13、利 水;14、通便;15、怯风解表;16、坚齿;17、益气力;18、清头目;19、疗饥; 20、养生益寿。 近代,从生物化学和医学的角度看,茶叶的功效有22 1、止渴;2、消减疲劳;3、强心;4、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5、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6、对动脉硬化有些疗效;7、消食解油腻;8、沱茶、白茶、乌龙 茶能降血脂;9、利尿;10、红茶糖水治肝炎;11、治糖尿病;12、解毒;13、 解酒;14、沉淀水和食品污染的矿物质有害离子(如汞、砷);15、杀菌消炎; 16、抑制病毒;17、和胃、止泻、通便;18、抗辐射;19、有提升白细胞的作用; 20、防龋;21、防治眼科疾病;22、防治癌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