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

有什么关于茶的冷知识?M6米乐

发布时间:2022-12-26 02:44:14    浏览:

[返回]

  7.也有很多人喝到了也以为没喝到,味道和绿茶差不多,因为工艺也差不多(多一道闷黄)

  12.六大茶系外还有一类 再加工茶系(茉莉花茶,白兰花茶,桂花茶…),补充一下再加工茶系,单归一系其实是不严谨的,再加工茶是在基础茶系工艺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比如说比较知名的绿茶里有茉莉龙珠,红茶里也有茉莉红茶,还有桂花乌龙等等

  13.看不起花茶前先要区分开工艺花茶和观赏“花”茶,上好的茉莉花茶需要几个月的复杂工艺才能产出,窨次越高的茉莉更需要天时地利。

  15.后发酵定义的出现是因为以生普为例长期陈放的绿茶的口感完全不能叫绿茶而叫黑茶工艺完全不合适而产生的说法

  16.所以云南曾经试图把生熟普洱拉出来另归一大茶系,因完全不符合现在茶系分类逻辑被拒绝

  18.正山小种是因为在武夷山星村桐木关范围内产出的才叫正山,其他的都是外山,统称小种红茶。

  19.小种红茶传统是用松针松枝松油烘制,喝到嘴里会有很重的烟熏味,俗称松烟香桂圆汤。九几年的时候才改用无烟制法

  20.金骏眉是05年才被开发出来,开发者是现在骏德茶厂厂长梁骏德。然而开发的时候梁骏德是正山堂的一名制茶师,所以现在金骏眉里写的只有江元勋带领团队…

  21.大红袍根本喝不到,优质的商品大红袍全是拼配茶,而且也有拼配上的优劣,茶基一般是水仙肉桂,好的拼配茶很贵的,很多获奖茶都是拼配的,拼配师的工资最贵的。

  22.目前定义为纯种大红袍的品种是奇丹,而最接近真正大红袍的品种叫做北斗,史料可查大红袍母本无性扦插。

  23.武夷山天心岩摩崖石刻下六株大红袍母树是骗你的上面没有一株是大红袍,两株奇丹两株奇种两株雀舌,其中一株雀舌和一株奇种是后期补种的。其实是天心寺寺僧为了保护真正的大红袍母本而转移游客注意力,然而真正的母本已经找不到了…

  24.拼配茶是从几种茶青开始比例混合再经过同一工序出来的叫拼配茶,所以很考验拼配师的资历。而把制出来的几种茶叶倒一个袋子里晃匀了那叫掺茶。

  25.“工夫茶”不是“功夫茶”和“工夫红茶”也不是一回事,工夫茶是神奇的潮汕人民自宋代起对于冲泡茶叶和待客之道一种理解和文化传承。而“功夫茶”实则长期以来广大吃瓜群众对于“工夫茶”的误传和深度的误解产生的某种冲泡茶叶的艺术手段,给外行人感觉就是对于桌面上琳琅的茶具一顿小操作就叫功夫茶。演变至今无对无错,外行叫“功夫”传承用“工夫”。而工夫红茶则是指以福建的闽红三大工夫(坦洋、政和、白琳),安徽祁门工夫,云南的滇红工夫等为代表的红茶品种,意为制作精细精制颇费工夫而得名。

  26.茶叶没有假的吗?红茶掺糖炒,铁观音加色素,陈茶翻新当春茶,拼料杂料代替纯料。

  28.岩茶是指武夷山丹霞地貌风化岩岩壤上独有的茶叶品种,不是盐炒的茶,风化岩壤上为正岩,半岩区为半岩茶,土壤区为洲茶。岩茶武夷山地区独有。

  30.凤凰单丛鸭屎香跟鸭子没关系,和屎也没关系,鸭屎没香味。流传说法是种在叫鸭屎土的黄土壤里老茶农怕被偷从而起名鸭屎香。

  31.1973年为临界点,此前普洱无熟茶,所以任何一个五十年以上的熟茶饼都是假的。

  33.黑茶的来源史传也是源于边销,最开始是绿茶压饼压砖便于运输发往边疆,途中不小心经雨淋湿,又遇阳光晒干,然后发现饮用口感大不相同而产生的工艺。

  34.喝茶减肥?最讨厌拿功效卖茶的,如果你有肥胖、心脑血管疾病、肠胃系统疾病等问题,要去吃药,适量喝茶却对身体有益,但不治病。喝茶本是生活,本是享受,本是乐趣。你拿它当药吃,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35.小青柑为代表的低端柑普茶的出现,实际更为重要的是消耗掉广东地区的过剩的柑…,严格来讲并不为陈皮普洱茶,对肠胃会有一定的刺激性。

  37.同样容易误会的是正山小种的大赤甘和小赤甘,也是一样的,只是采摘时间的问题,早采叶片未张开就是小赤甘,晚采叶片张开了就是大赤甘。

  40.白茶市场好,俗称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也容易被奸商钻空子,寿眉贡眉茶饼常见被掺粗老、过分萎凋的叶片,M6米乐冒充老白茶。

  41.白毫银针挑选很直观,芽头肥壮紧结笔挺,白毫密布。不过肥壮这点容易被云南月光白钻空子冒充,先天条件大叶种制作自然肥壮。也好分辨,弯弯似镰刀,芽毫稀少,香气平淡就是月光白了

  42.日常存放各类茶叶,都离不开几点:密封独立存放无异味杂物、避免阳光直射阴凉干燥

  43.绝大部分绿茶系需保鲜,尽量-4度左右冷藏,但不包括生普等需自然氧化的品种。乌龙茶类尽量密封,不要有异味杂物,清香型铁观音比较特殊,需-10度以下冷冻密封保存,对香气保存很有效果,甚至很多商家连浓香型都冷冻。黑茶红茶类更要注意干燥,所以放冰箱是绝对不ok的。

  谨记一点,没有任何一款紧压茶(饼砖坨)需要放置冰箱!干燥干燥干燥。避光避光避光。

  想了解大红袍的可以看这条,提了大红袍的说法最近质疑我的很多,我会尽可能搜集资料更新到下面这个话题里,好奇欢迎关注。

  1,金骏眉是2005年才被发明出来的,发明金骏眉的是主要做正山小种的正山堂茶叶,但是金骏眉实际是属于国标的工夫红茶而正山小种实际是属于国标的小种红茶。

  2,市场上无烟种的正山小种就算是武夷山的原料实际也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正山小种,只有传统的烟熏工艺的正山小种才是正宗的正山小种,但是实际情况是市场上无烟正山小种的销量远大于有烟正山小种。

  3,很多带有花果香的红茶都是参照了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这个在红茶中叫做工艺香。

  4,普洱生茶的散茶在没有蒸压之前是属于大叶种的晒青绿茶,蒸压之后普洱生茶按照目前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说话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都是属于黑茶大类。

  5,早期中国的红茶都是红碎茶为主,主要就是出口,出口的红碎茶大叶种的质量要优于中小叶种,云南/海南/广东等地曾经都是重要的红碎茶出口基地。

  6,最早发芽的名优绿茶一般是四川的蒙顶山的蒙顶甘露茶,四川/贵州/海南是发芽最早的几个茶区,最早的小众春茶有些年份甚至可以赶在除夕之前上市。最早发芽的茶树品种是永嘉的乌牛早茶树品种,前提是指栽种在同一个地方的茶树品种之间比较。

  8,在白茶兴起之前福鼎/政和/福安等地都是以产红茶为主,福鼎产红茶叫白琳工夫红茶,政和县生茶的红茶叫政和工夫红茶,福安生产的红茶叫坦洋工夫红茶。

  12,白茶中贡眉必须要是当地的菜茶群体种才能叫做贡眉,福鼎主要的华茶一号和华茶二号都是只能做寿眉,市场上特级的贡眉价格一般和特级的白牡丹价格相当。

  13,大批量的生产普洱熟茶是从1976年才开始的,所以市场上哪些什么超过50年以上的普洱熟茶都是不存在的。

  14,明代的茶叶是是战略物资,实行官统制,官卖官销,垄断经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以茶治边”,可见当时的少数民族离不开茶。

  15,按照尔雅的记载,茶叶最早是源于蜀地,最早人工栽培的茶园就是位于四川的蒙顶山上清峰下的仙茶园,相传是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吴理线,日本最早的茶种源自于浙江的天台山的国清寺,是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由日本高僧最澄从国清寺带回茶种种植于日本近江即今江滋县。

  17,茶叶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最好的礼物 / 欧洲若无茶与咖啡的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这些话都是欧美的人说出来的。

  21,最早的茉莉花茶窨制中心是福州(1851年-1861年间),直到1939年另一个个茉莉花茶的窨制中心是苏州才发展起来。现在茉莉花产量最高的广西横县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慢慢开始发展起来的

  23,茉莉花还分为单瓣,双瓣和多瓣,单瓣清甜双瓣香气浓烈,行业以为茉莉花茶以双瓣花窨,单瓣花提品质最好。

  24,茉莉花茶除了窨制,四川还有一种炒花茶工艺,一般茶坯都是采用名优的炒青绿茶。

  25,茉莉花茶的茶坯大多数都是烘青绿茶,不选用炒青绿茶是因为炒青绿茶大多都有浓郁的栗香反而影响窨制的效果。

  26,茉莉花茶最好的品牌都集中京津地区,主营茉莉花茶的中华老字号张一元/吴裕泰/京华/正兴德等都在京津地区。

  27,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市场上销售的茉莉花茶的配料表,绝大多数产品都是烘青绿茶,M6米乐茉莉鲜花和白兰鲜花。

  时间倒推几十年,这些盖碗茶暗号也许还好使。不过如今你要是在茶馆里这样摆,得小心旁人异样的眼光哦。)1. 加水

  这个姿势有来头:古时候有很多帮会,若外地帮会之人遇到难处,欲在本地寻求帮助,便会如此摆放......茶馆小二看到此暗示,就会在茶馆寻找,介绍彼此认识。

  至于维生素E,那就更没问题了,热稳定性化学物物质,到无氧环境下加热到200度仍然能保持住稳定。

  但是在茶艺角度,如果追求的快速出汤损失浓度的泡法,当然会对泡一些紧压茶或者珠形茶等有帮助。

  但多说一句,茶汤不充分冲泡我认为都是有损风味的,我个人是实在受不了不管什么茶都拿功夫盖碗十几秒就出汤,更有甚者用喝绿茶都这么干,看着线,专家一谈到儿茶素就写C,EC,EGC,EGC,EGCG,是不是看不懂

  看到这些代号按照这个方法组合你们就都会读拉,其实这些都是儿茶素,主要是酯型儿茶素喝简单儿茶素的区分,从根本上说主要就是化学分子式构成有区别,简单儿茶素喝复杂儿茶素。

  虽然在资深茶叶爱好者眼里,用茶包实在是个不怎么地道的方法,不过,饮茶的方式历史上本身就是一直在变化的。例如,我们有时候会将“喝茶”说成“吃茶”或者“点茶”——这一用法在明清时期的小说中更加常见,在今天看来,所谓的“吃茶”与“点茶”只是喝茶的另一种说法,但在历史上,这些词组里的动词,真的就是指古代人喝茶的方式。先说“吃茶”。这个时间应该追溯到中国氏族时期,当时我们的祖先已经发现了茶树,还处在采摘时期的人们先是把茶叶直接从树上摘下来,像野菜那样食用,结果发现难以下咽,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在茶叶中加入一些调料,混起来吃。

  至于加的调料是什么,远古时期已不可考。在留存的文字记录中,比较早的是三国时期《广雅》一书中的说法,大概的吃茶流程是先把茶饼烘烤,捣成碎末,然后再用沸水冲开,加入的调料分别是葱、姜、橘子皮。这些调料一起冲茶,不知道古代人感觉味道如何,总之在今天像是任何一家茶饮店都不会尝试推出的暗黑新品。另外当时人们也不是去喝茶水,今天的“清饮烹茶”大概直到唐朝陆羽写出《茶经》之后,才被大规模推崇。在此之前,人们所吃的茶几乎等于菜粥。除了葱姜之外,里面还会出现的调味品还包括茱萸、枣、薄荷等等。

  听起来,现在一些进口的英国姜黄茶、肉桂胡椒茶,也没有那么异类了。再说“点茶”。点茶是宋代典型的饮茶方式,施耐庵在写《水浒传》的时候也没有遗漏这个细节,即使他所在的明代饮茶方式已经采用了延续至今的泡茶法,但在《水浒传》中还能见到还原了宋代生活的描述——“史进便入茶坊里来,拣一付座位坐了。茶博士问道:‘客官吃甚茶?’史进道:‘吃个泡茶。’茶博士点个泡茶,放在史进面前。”(这里选择的原文是容与堂本,在一些其他版本的水浒传中,没有这个对话细节)

  宋代的点茶有点现代工业的感觉,人们不再直接用沸水煮茶叶,而是使用茶粉。宋徽宗本人最为推崇点茶中的“融胶法”——先把茶粉调成糊状,再用沸水环绕冲入。冲茶的过程有点像是手冲咖啡。不过,宋代使用的虽然也是类似于今天茶包中的茶末,但制作过程却更费劲,用的并不一定是下等茶叶,而是要先把茶叶制作成茶饼茶团,再在冲泡中使用。因为制作起来耗费时力,到了元朝,就被官方以杜绝浪费为理由给禁止了。不过,使用茶末的思维倒是继续在海外发扬了下去,日本人将这种点茶方式带了回去,逐渐在茶道中发展出了“抹茶”。

  除了日本发展出抹茶外,北美地区也产生了新的茶饮。其实历史上茶叶进入美国的流行过程颇为费劲,美国人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茶叶这种饮品,认为它缺乏阳刚气质,与喝威士忌和咖啡的男性相比,喝茶的男性简直就是娘娘腔。四处碰壁的英国茶叶公司只能另辟蹊径,更换宣传思路。对美国人来说,他们最吃的一套广告方案是运动员所做的代言,于是茶叶公司开始在美国进行运动员也喝茶的宣传。但是,大多数美国人依旧没有接受茶叶,认为这个东西口感太差。美国人认为茶叶口感差的原因,M6米乐和他们当时感觉咖啡不好喝的原因一样。美国人几乎是在用最灾难的方式处理饮品。煮咖啡时的美国人直接将咖啡壶放在炉火上煮沸,和炖汤差不多,而煮茶叶时的美国人又丧失了耐性,就是用沸水冲一下茶叶然后直接喝,茶叶的味道还没来得及浸润到茶汤中,对美国人来说,喝起来自然就味道寡淡,和热水差不太多了。

  茶叶在美国市场的宣传攻势在一战之后展开,英国的茶叶公司认为美国是个庞大的潜在市场,一来战后美国人的消费水平较高,二来当时美国正在施行禁酒令,英国人认为茶叶将会填补这个空隙,成为替代性的饮品。1924年,他们专门聘请了著名的广告商查尔斯·海厄姆爵士,投入了数百万美元,尝试在美国普及茶叶。

  海厄姆爵士的广告思路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作为英国人,他一厢情愿地认为,美国人会非常愿意学习不列颠帝国人的生活方式,因此着重宣传消费情感。但实际上,美国人对于学习英国人休闲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并没有特别的热忱(奇怪的是,这个宣传方式在挪威却意外地有效,也许是往昔的成功让海厄姆具有了盲目的自信)。海厄姆将茶叶的消费人群直接定位在美国的中产阶级女性上,强调像英国人一样喝茶所体现出的精致与惬意,直接忽视了美国男性对茶叶的不屑。在碰到这些不屑的观点时,海厄姆没有试图将茶叶和美国人看重的男子气概进行联系,反而就“娘娘腔”一词进行反击,认为这是在歧视同性恋,是不正确的话语。换句话说M6米乐,该反思的是消费者自己。

  这么一顿折腾后,尽管海厄姆对国内公司宣称他已经将美国变成了喝茶的国家,但实际上,美国的茶叶消费量非但没有扩张,反而还下降了。3年后,海厄姆被解聘,英国茶叶公司开始寻求新的宣传思路。

  外来文化想要进入美国,一直是个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的事情。难的是美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有着很强的依恋性,容易的是他们接纳新事物的能力又特别强。衔接二者的关键,就在于将产品针对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进行本土化。

  文章之前所说到的茶包,就是由美国人发明的。这么一说,我们或许就能理解了。美国人并不在乎喝到的茶叶究竟是上品还是下品,他们要的是便捷和效率,方便携带的茶包完美符合了这一需求。其实早在海厄姆进行宣传的20世纪初,茶包就已经由美国公司开发了出来。对美国人来说,茶包的应用废除了那些繁琐的仪式,摆脱了茶具的束缚,更为方便。茶业公司也很开心,茶包所需的碎茶对品质并没有什么要求,即使是最便宜的低等茶叶也没有关系,反正美国人也不在乎。

  方便性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关于茶叶缺乏阳刚气质的问题还在。这个问题最后的解决方式也很容易,在其他国家都在用热水冲茶的时候,美国人创造出了——冰茶。这是一个只能在美国产生的衍生文化,因为当时虽然其他国家或早或晚也掌握了保存与制造冰的技术,但要么不成熟要么缺乏普及性,而美国几乎是最早普及了家用制冰的国家。在一杯茶水里加上几个冰块,再和鸡尾酒混合起来,这一下子茶叶的阳刚问题就不存在了。可以说,冰茶这个美国饮品的诞生,才真正让茶在美国流行起来。

  今天,我们走进星巴克的话,可以在里面点到不定时出现的冰花草茶,大概就是这种文化撞击的产物。那个在菜单里单独列为“茶瓦纳”的条目,本来是一家独立的公司。2012年茶瓦纳被星巴克收购,这些饮品才出现在后者的店中,不过星巴克对于茶瓦纳的维护并不好,如今茶瓦纳的门店几乎关闭,所剩的饮品种类也寥寥无几。或许是星巴克不太适合经营这个业务的原因吧。

  毕竟,混合茶饮的发源地并不在咖啡重镇西雅图,而是在美国的波特兰。波特兰人将茶叶的搭配玩出了新花样,不仅和柠檬橙汁搭配,还会加入泰国辣椒、树莓、蜂蜜、玫瑰等等,基本将茶变成了鸡尾酒。波特兰人连茶品的名字都起得相当美国:超级爱尔兰早茶、双份佛手柑伯爵茶、绿茶意式咖啡等等。不过有趣的一点是,当美国人认定自己的国家创造出了冰茶后,其他冰制饮品的销量大幅度下滑,传统英国茶叶公司的产品也受到冲击。这大概是当初想在美国大力推广茶叶的英国人没有想到的吧。

  不过看到这里,会发现在20世纪茶叶饮品走进世界潮流的时候,英国、美国以及暂时没有提到的印度、锡兰、日本都参与其中,而唯独作为茶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却在此时缺席了。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就要从另一个中国大众比较熟悉的茶叶品种、也是象征着20世纪清朝茶业悲剧历史的品类开始说起了——那就是阿萨姆茶。

  2009年推出的瓶装阿萨姆奶茶,至今仍旧很受欢迎。那么,这个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有名气的阿萨姆茶,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源头呢?阿萨姆茶树和中国茶树的区别非常大。按照叶片大小分类的话,中国茶叶大多属于小叶种和中叶种,而阿萨姆茶属于大叶种。在培育之初M6米乐,阿萨姆茶并没能获得市场的认可。阿萨姆茶的兴起和中国茶叶在19世纪全球化的缺席,要从曾经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和战争开始说起。

  在战争前的一个世纪里,随着饮茶习惯的形成,欧洲人对茶叶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然而欧洲当时还没办法搞到茶籽,只能继续与清朝政府沟通,试图增加贸易量。这就导致了英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显示,当时清朝一年由茶叶贸易所得的白银,就足以作为北洋水师整年的经费。同时,清朝政府并没有开放贸易的意愿,拒绝购买英国输入的制造品,也拒绝传授种植与制作茶叶相关的知识。英国人首先尝试依靠来平衡贸易逆差,在印度地区种植销售给清朝,但随着清朝禁烟政策的发布,英国人便以此为借口,开始了第一次战争。

  与战争同步进行的,是英国人试图找到另一个茶叶种植地,来取代清朝茶叶在英国的地位。而这个地区,就是印度的阿萨姆。

  阿萨姆地区位于中国、印度、缅甸、不丹等国的接壤处,曾经也是独立王国,主要依靠清朝与南亚地区的贸易为生,本地种植物以甘蔗、槟榔、罂粟、烟草和稻米为主。在阿萨姆的丛林中其实天然生长着野生的茶树,但是本地人对此并没有兴趣。直到英国殖民者到来,在殖民地发现了野生茶树的他们欣喜若狂,立刻开始了对阿萨姆地区的改造,在当地建立了阿萨姆公司,其他作物被搁置,大量建立了茶叶种植园并强迫本地人劳作。

  早期,英国人还试图宣传阿萨姆地区的茶树和中国茶树同根同种,并无区别,但在巨大的口味差异面前,英国人开始抹黑清朝茶叶,并宣扬自产的阿萨姆茶叶的好处。英国女王和印度总督等贵族都公开宣称,阿萨姆茶叶是他们喝过的最优良的饮品,口味比清朝茶叶更佳。

  同时,英国国内开始渲染清朝茶叶的可怕。维多利亚时代的食品安全专家认为,清朝茶叶制造业是掺假的重灾区,从清政府进口的绿茶都是用颜料浸染过的红茶。化学家罗伯特·沃林顿声称对茶叶进行了检测,显示绿茶中含有普鲁士蓝、石绿、砷酸铜等危险物质。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则声称,他在中国的时候曾经伪装进入过茶叶生产地,那里的工人用脚踩茶叶,满身臭汗,手上都是染料的颜色。

  在种种打击下,广州的进口商开始拒绝购买清政府的茶叶,清朝的茶叶发展进入了困境。随着英国在19世纪的扩张,对清朝茶叶的刻板印象和恐惧也影响到了其他国家。这就是为什么19世纪茶叶全球化的过程中缺少清朝茶叶身影的原因。而英国极力推崇的阿萨姆茶却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

  那么,原始阿萨姆茶的质量到底如何呢?其实在英国非官方的记录中,英国人对于政府推崇的印度茶并不是很买账。美国历史学教授埃丽卡·拉帕波特在《茶叶与帝国》一书中记述了相关原因,一方面,由于茶叶制造技术的欠缺,阿萨姆茶在烘焙、卷制的过程中都有缺陷,另外,由于气候和土壤的原因,印度茶的口味也比较古怪,又浓又苦,有杂草味,远不如中国茶叶圆润香醇。有商家留下了以下的文字记载:

  因此M6米乐,售卖阿萨姆茶的英国商家一度不会提起茶叶的产地。然而,英国官方已经不怎么进口清朝茶叶了,能批量采购到的只有阿萨姆茶。为了卖出这些茶叶,商家们开始想其他办法,将阿萨姆茶与其他茶叶与饮品调配,从而开发出新的口味。口味浓烈的阿萨姆茶用于调配奶茶却格外合适。就这样,在新式饮品面前茶叶知识,不买账的英国民众也逐渐接受,而阿萨姆茶借助着奶茶与调配茶的出现,也就此拥有了自己的名声。

  时间来到今天,人们饮用茶制品已经不再需要承担20世纪时期的政治博弈,而茶的形式也更加丰富。曾经作为新饮品出现的鸳鸯奶茶和奶茶,如今已经成为茶中的经典款。在中国,2015年被称为“新式茶品元年”,在这一年里,大量的新式茶饮品牌涌现,再到今天的网红奶茶品牌,年轻的消费者们开发出了崭新的饮茶方式。喜茶、一点点、奈雪、茶百道、煮叶、吃茶三千……这些都是在城市中拥有大量门店的新茶饮品牌,通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的新品,来让年轻人在无形当中接触茶叶的多种口感。以喜茶为例,他们会将一杯果茶的茶底进行更新,比如从绿妍换成玉兰等等,这个看似轻微的改动却会带来口感上的巨大变化,其实就是茶底中不同类别茶叶的比重调配所带来的改变。在世界范围内,茶叶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2013年,根据市场情报机构欧睿公司统计出的数据,当年的热饮市场中茶叶的销售额达到了400亿美元,尽管看起来只有咖啡(800亿美元)的一半,但如果换算成冲泡后的升数,茶饮的总量已经超过了咖啡。现在,茶叶正在成为世界性饮品,从最早的东亚,东南亚,再到欧洲,美国,再到后来非洲新兴起的茶叶种植园,茶叶的范围仍旧在继续扩张。

  而中国也迎来了新的转机。在19世纪清政府的统治时期,因为管理不善、内忧外患以及后来的战乱频繁和国外的宣传打击,清朝茶叶几乎沦为边缘化的角色。但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现在已经重新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茶叶种植国。随着科学研究发现中国的绿茶要比用于调制茶的阿萨姆红茶更加健康,部分美国厂家也开始更新原料,重新选择中国绿茶。

  在种类方面,除了各种以红茶为基底调配的奶茶以及冰茶外,现代还出现了花草茶、药草茶等新式茶饮。虽然一些花草茶和药草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茶(因为不含茶叶),然而,也正是因为茶叶在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新调配方式,才扩展了人们制作饮品的思路。可以预见的是,茶叶在未来的文化影响力还会继续提升,不过,无论它的形式和配方发生什么变化,作为最重要的原料,茶叶本身的质量和特性才是最终影响一杯茶口感的关键因素。在接下来的版面中,我们就将回归到中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从它们最原初的样貌了解茶叶本身的风格与魅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