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
喜欢喝茶的朋友会发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茶水放得久了,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像油一样浮着的“油膜”,而且在红茶中更容易形成。有人说这是农药残留,上面那层喝之前一定要倒掉;有人说这是炒茶时留下的油,喝了也没事。真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到底脏不脏?喝多了会不会对健康有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林智说,现在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都是脂溶性农药,脂溶性农药是不溶于水的,所以也不可能溶解在茶汤里。只有水溶性的农药才会溶解在茶汤里,但是并不会形成油一样的东西。
专家表示,一般用于茶叶的脂溶性农药是很难溶于水的,即使是水溶性农药溶解在水中也不会出现油花,所以大家可以放心。
据了解,人工炒制茶叶过程中,有时锅里会比较干燥,为了让操作起来更流畅,需要在锅里倒一些制茶专用油,把锅润滑一下。不过,茶油其实很少能溶解在水里,真正炒茶的话,只有少量的茶叶,像龙井茶会用一些茶油,但这些茶叶的量又是极其微小的,基本上在水里面泡不出来。
早在1994年,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系有两位喜欢喝茶的化学家迈克尔·斯皮罗(MichaelSpiro)和德格拉提乌斯·贾甘伊(Deogratius Jaganyi)同样注意到了“茶膜现象”。皮尔斯教授说:“只有知道茶膜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形成的,才能有效地消除它。”
M6米乐于是,他们通过扫面电镜、质谱仪等精密仪器分析,发现茶膜并不是简单的一层“油膜”,而是空气、茶多酚和碳酸钙离子在茶水表面相互作用形成的,难溶的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微小颗粒附在有机物表面形成的薄膜,而微小难溶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含量约 15-25%),其余的是复杂有机化学物质或矿物质的混合物。
水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是诱导茶膜形成的关键因素茶叶知识,但仅靠钙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其中一者并不能让茶膜“显现”,必须是两者同时存在才行。
此外,酸碱性和氧气浓度也会影响茶膜的形成。例如,碱性越大,即水的硬度越高M6米乐,越容易形成茶膜。而且,如果把空气换成氮气,则很难看到茶膜,因此茶膜的形成必然涉及氧气及氧化反应,这也是茶垢和水垢的区别之一。
搞了半天M6米乐,这层看似“油膜”的东东竟然不是油,只是附着在有机物表面的一些难溶小颗粒。那么它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据介绍,这些小颗粒形成的茶膜并没有什么味道,也没有什么口感,对人体并无危害,所以,当形成茶膜后不必把它滤除掉M6米乐。
话是这样说,不过那一层薄薄的茶膜还是会让人有些不习惯,忍不住想把它倒掉。美国化学家米歇尔·弗兰茨尔,曾在她的《化学家的一杯茶》(A chemists cup of tea)文中也说起到这层茶膜,这让她难以下口,只好把茶重新加热,或者在泡茶时挤一点柠檬汁。柠檬中的柠檬酸会与碳酸钙离子相互作用,会降低茶水中游离的金属离子浓度,但并不代表茶膜不存在,它只是在柠檬酸的软化作用下“隐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