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有多少种?在饮茶的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3-11-07 00:34:02    浏览:

[返回]

  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唐代饮茶文化盛行。

  元代:700年以前,开始出现散茶。民间则以散茶为主,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开始出现泡茶方式,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为明代散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茶叶有多少种?在饮茶的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绿茶里面我们比较常见的有:信阳毛尖,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当然这里面又分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这些都是制作工艺的不同,对于茶小白来说,就没有必要深究了,只要知道都是绿茶就好了。

  白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茶叶,其命名白茶就是因为采摘的是有白色绒毛的茶叶,制作出来的也有白色的绒毛,有些类似碧螺春,碧螺春也有白色的绒毛。比较值得一说的是安吉白茶,安吉白茶的叶子也是白色的,虽然它也叫白茶,但是实际上是绿茶。常见的白茶有:白牡丹、白毫银针、贡眉、寿眉等。

  黄茶其实更趋向于绿茶,只不过多了一道闷的程序。大多数人对黄茶其实不怎么熟悉,它又分黄牙茶、黄小芽和黄大芽,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是根据叶子的大小来区分的,有点像龙井品类的区分。常见的黄茶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浙江也有莫干黄芽。

  乌龙常见是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台湾高山乌龙、冻顶乌龙、凤凰单枞,这一类的茶叶主要集中在福建、广州和台湾地区,属于半发酵茶,有意思的是,半发酵茶和发酵茶的区域都比较重叠,估摸着就和当地湿润高温有关,茶叶容易被发酵。

  红茶最早就正山小种,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比较知名的有:祁门红茶、滇红、闽红,我们常见的功夫茶,多是红茶。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所以叫黑茶。这里有个我们大家都比较误区的地方,就是很多的人认为普洱是红茶,而实际上却是黑茶,当然这个观点也有分歧,但主流还是认为普洱是黑茶。主要分为:湖南黑茶(苻茶)、四川藏茶(边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老青砖)。当然了普洱又分生普和熟普,熟普经过卧堆,并适度发酵,可以直接饮用,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普洱养胃,说的就是熟普。而生普就是普洱里面的霸道总裁了,生普一般是比较传统的加工工艺,当年的茶叶直接压制成饼,不经过人工发酵,靠时间和岁月的流逝,自然发酵,一般5到10年的茶才好喝,霸气十足,刮油十足。

  我们以西湖龙井举例,西湖龙井的方圆13公里,也就只有169平方公里的茶才能成为西湖龙井,要知道这片区域好多还是建筑和湖泊,当然就供不应求了。于是市场上就有很多的不法商家以次充好,比如用杭州龙井,乌牛茶(浙江区域这个茶叶发芽最早)冒充西湖龙井。

  但是总的来说,绿茶的造假有限,而且因为绿茶新茶要好于陈茶,一年一次,是故绿茶造假成本略高。也有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茶叶的好看,对绿茶使用食用蜡炒制,总的来说,绿茶即便是造假,相对来说对身体的伤害有限。

  红茶和黑茶就不同了,因为红茶和黑茶要经过发酵,再加上红茶和黑茶具备增值收藏的价值,所以红茶和黑茶的造假猖獗的多。除了常规以次充好,用别的茶叶冒充红茶原叶以外,还有可能会被黑心商人放在极其糟糕的环境发酵,或者使用化学剂发酵。

  所以友情建议同是小白的诸位:名茶贵的不一定是真的,但便宜的多是假的。如果没有可信赖的渠道,那就喝身边本地产的普通茶叶吧,几十块钱一包的,放心、造假少。

  绿茶分明前茶和雨前茶,明前茶是清明以前采摘的茶叶,大多是一个尖芽,专业术语叫做一枪或者一枪一旗(就是一个尖尖外加一片叶子);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摘的茶叶,这个时候就是一枪两旗或者更多一枪三旗都有的。绿茶的明前雨前茶的价格高,一来取决于当年的年份,温度高则发芽早产量足价格相对较低,反之则价格上扬。二来取决于采茶工人的人工成本,熟练的采茶工成本大约是150-200元/天,每天可采4-5斤茶青,茶青和干茶的成茶比例差不多是4:1,价格可想而知。

  乌龙茶并没有什么明前雨前的区分的,乌龙的制作工艺,需要茶叶比较成熟,比较老以后才能制作,如果是茶叶尖尖,容易炒焦,所以乌龙没有明前雨前的区分,即便是春茶也要清明节以后叶子比较成型了,才能开始炒茶。乌龙里面春夏秋冬茶都有,春天雨水多,新芽叶,但茶叶制作完味道容易挥发掉,嫩但不易保存;夏季雨水也多,炎热,制茶不好弄;秋天天气干燥,叶子也比较老点,容易产茶,香气也浓郁;冬季天气更干,叶子水分太少。所以乌龙多分春茶和秋茶,而且品质好一点的乌龙(例如岩茶),多是一年做一次,只做春茶。

  乌龙这样的茶叶比较适合待会老家招待老人,泡出来都是大片的老叶子,泡一大缸子茶叶,味重还香气四溢,比一般的龙井之类的清淡型茶叶更容易博得好评。

  说到这里,普及一个知识:相同的茶叶,不同的工艺做出来就是不同的茶。同一种茶树产的茶叶,可以制作成绿茶、红茶,也可以制作成乌龙茶。

  举个栗子:西湖龙井村的茶树,用龙井的工艺做出来,就是绿茶西湖龙井,用红茶的工艺做出来,就是九曲红梅(红茶)。米乐m6官网

  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四个过程:生吃药用、熟吃当菜、烹煮饮用、冲泡品饮。

  古人最早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后来生煮羹饮,就象人们今天煮菜一样,那时的人们只把茶作为羹汤来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

  药用: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

  食用:从生嚼到煮食,茶叶可以和粮食一起煮“茶粥”,或者灼煮,捞起,加调料。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

  饮用:饮用源于食用,从食用到饮用,是出于对茶之本味的追求。现代仍然有喝调饮茶的风俗,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

  煮茶前,先把茶叶碾碎,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唐人煮茶一度喜欢往茶汤里添加调味料,如盐、葱、姜或橘皮等等,中唐时陆羽极力反对这一煮茶的方式,煮茶的时候最多加一点盐调味。此后唐人饮茶开始提倡茶汤的原味,为茶道之兴奠定基础。

  宋代的饮茶方式上升到了审美的高度,到达了极致。他们在茶饼上装饰了很多龙凤的花纹,十分精致,叫做“龙凤团茶”。

  先将饼茶碾成细细的粉末,用沸水冲点茶。为了使茶末与水融为一体,用茶筅快速击打,茶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米乐m6官网

  到了明代,制茶法和饮茶法一再简化。朱元璋大力推广散茶导致了茶类的异化,以前只有绿茶,后来慢慢又出现了别的茶类。

  茶叶冲泡的方法也延续到了今天,泡茶不加任何调味料,喝的是茶的原味、真味,同时泡茶所用的茶具和方法也简化了很多,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

搜索